耳聾康復知識;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構成?;人耳由外耳→中耳→內耳三部分構成;耳聾的定義;聽覺系統的傳音、感音功能異常所致的聽覺障礙或聽力;導致耳聾的主要原因;1、遺傳:由父母傳遞而來的耳聾;2、母親孕期或生產時的意外:母親孕期患病或使用了;3、藥物:常用的致聾藥物有慶大霉素、小諾酶素、鏈;4、傳染?。撼R姷挠酗L疹、麻疹、流感、流腦、傷寒;5、噪音:長期在噪音的
耳 聾 康 復 知 識
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構成?
人耳由外耳→中耳→內耳三部分構成。外耳、中耳具有集音、傳音、擴音作用;內耳具有位臵覺、平衡覺和感音作用。
耳聾的定義
聽覺系統的傳音、感音功能異常所致的聽覺障礙或聽力減退稱為耳聾
導致耳聾的主要原因
1、遺傳:由父母傳遞而來的耳聾
2、母親孕期或生產時的意外:母親孕期患病或使用了可導致耳聾的藥物,放射性損傷等;出生時難產、早產、低體重、新生兒窒息、病理性黃疸等。
3、藥物:常用的致聾藥物有慶大霉素、小諾酶素、鏈霉素、卡那霉素、潔霉素、阿司匹林類、速尿類制劑、一些抗瘧疾和含砷的中藥制劑
4、傳染?。撼R姷挠酗L疹、麻疹、流感、流腦、傷寒、白喉、瘧疾、猩紅熱、腮腺炎等
5、噪音:長期在噪音的環境中生活
6、外傷:耳部和頭顱外傷
常見的耳聾種類
1、按耳聾發生的時間可分為先天性聾和后天性聾
2、按病變性質可分為器質性聾和功能性聾
3、按耳聾的原因可分為遺傳性聾、藥物中毒性聾、傳染病性聾、老年性聾等
4、按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可分為語前聾和語后聾
5、按病變的部位可分為傳導性聾、感覺神經性聾和混合性聾
世界衛生組織對耳聾的分級
26—40dBHL 輕度聾
41—55dBHL 中度聾
56—70dBHL 中重度聾
71—90dBHL 重度聾
大于90dBHL 極重度聾
耳聾程度的分級
分級耳聾程度對語言的聽取能力
A 正常范圍 正常
B 輕度聾 耳語聽取困難
C 中度聾 普通語聲聽取困難
D 中重度聾 大聲呼叫能聞及
E 重度聾 大聲呼叫聽取困難
F 極度聾 放大的聲音可聞及
耳聾能否治療?
一般來說,對于傳導性耳聾可以通過醫療的手段進行治療。對于混合性耳聾醫療手段與康復手段可同時并用,但聽覺康復手段是長期的,也是終生的。對于感覺神經性耳聾要分析病因,如對突發性耳聾早期、藥物中毒性耳聾早期及聽神經瘤可及時采用醫學手段進行治療。對突發性耳聾和藥物中毒性耳聾晚期,及其他各種病因引起的感覺神經性耳聾,其最佳康復途徑是通過選配助聽器或植入人工電子耳蝸,獲得較為理想的聽力補償。
什么是聾兒的聽覺、言語訓練?
針對聾兒在聽覺、發音及語言方面存在的問題,進行科學的、有計劃的訓練,就稱為聾兒聽覺、言語訓練。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:聽覺訓練、發音訓練和語言訓練 聾兒聽覺、言語訓練的目的
聾兒聽覺、言語訓練的目的在于幫助聾兒能聽會說,可與人進行聽說的正常交往。
聽覺、言語訓練應堅持的基本原則
1、從培養良好的常規、習慣入手,開展聽覺、言語訓練。
2、以游戲、活動為主要形式,充分調動聾兒的學習興趣。
3、加強直觀性教學手段,有助于聾兒的理解。
4、聽覺訓練、發音訓練及語言訓練三者互相結合。
5、聽覺、言語訓練一定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、與實際運用相結合。
6、制定訓練計劃一定要與定期評估相結合,以保證康復訓練的質量。
什么是聾兒的聽覺訓練?
就是幫助聾兒充分利用殘余聽力,對各種聲音,尤其是對語言聲進行反復的認識、辨別、記憶、理解,建立正確的聽覺概念,在培養聆聽的習慣和興趣的同時,提高分辨聲音的敏感度,即提高聽覺能力,以達到與人進行聽說交往的目的。
聾兒聽覺訓練的主要內容
1、判斷聲音有、無能力的培養
2、聽覺注意能力的培養
3、分辨不同聲音能力的培養
4、選擇性聽取能力的培養
5、聽覺反饋能力的培養
聽覺訓練應注意的問題
1、用好助聽器、人工耳蝸設備,是聽覺訓練的基礎
2、注意將聲音信號與實際事物對應起來
3、語言的學習是聽覺訓練的主要內容
4、要對聽障患者進行聽覺補償評估,依據評估結果制定聽覺訓練目標、安排聽覺訓練內容
什么是發音訓練?
發音訓練就是培養聾兒掌握發音的技巧,培養正確、流暢地發音、說話的能力。
為什么要進行發音訓練?
由于聾兒長期不用語言進行交流,其發音器官僵硬、不靈活,而且發音器官各部位運動不協調,導致發音不準、走調及不流暢等問題;有些聾兒由于聽力補償達不到要求,缺乏聽覺反饋,對自己的發音錯誤不能及時、有效地糾正與調節,因此需要科學的發音訓練來幫助聾兒正確的發音,流暢的說話。
發音訓練的基本內容
1、發音基本功訓練:包括嗓音訓練(也叫聲帶的訓練)、呼吸訓練和口舌操。
2、發音綜合、協調能力訓練。包括:聲氣結合練習、音素練習、四聲練習、拼音練習、語
言節奏練習給語氣、語調練習等。
什么是語言訓練
就是幫助聾兒學習、理解詞語,掌握基本語法規則,培養語言表達、運用的能力,達到聽說交往的目的 為什么要進行語言訓練
語言是通過學習才獲得的,聾兒由于聽力障礙使得聽覺、發音及語言的發展都遠遠落后于同齡健全兒童